一、研究組簡介
陳少華,中山大學柔性電子學院副教授(https://sofe.sysu.edu.cn/zh-hans/teacher/228),博士生導師。本科和博士畢業于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畢業后在清華大學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隨后在新加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任研究員。2024年5月全職加入中山大學柔性電子學院,目前研究方向為低維納米材料的制備、改性、組裝和柔性器件應用(柔性電源、軟體致動器、柔性電子元件、導熱膜等)。已在Chem. Rev., Nat. Nanotechnol., Adv. Mater., Nat. Commun., Adv. Energy Mater., Nano Energy, Adv. Science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8篇,被引2000余次;獲授權發明專利9件;合著論著1部。擔任Energy Storage Mater., ACS Energy Letters, J. Am. Ceram. Soc.等期刊獨立審稿人。
研究組處于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校內學科設置齊全,科研平臺設施完備,前沿和交叉研究活躍。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位于宜居、宜學、宜研的光明區科學城,周邊擁有中國散裂中子源、深圳綜合粒子設施、國家超算深圳中心、材料基因組設施、特殊環境材料器件科學與應用研究設施、腦解析與腦模擬設施以及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光明高等研究院、深圳醫學科學院、深圳灣實驗室、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新型科研機構。到2025年,光明科學城將初步形成世界級科學城的核心功能;到2035年,將基本建成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承載區。
誠摯歡迎具有材料、化學、化工、物理、電子、信息、能源、生物、醫藥、紡織、機械等專業背景的申請人加入研究組,共同探索低維納米材料和柔性電子科技前沿,開創新發現、新理論、新材料、新技術、新應用,為造福人類和地球貢獻智慧和力量。研究組成員可根據個人興趣和研究組發展方向選擇課題,開展創新研究。研究組注重成員綜合科研能力的培養,為成員的成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此外,研究組與國內外著名大學(清華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所(中科院、法國CNRS等)和相關企業保持密切聯系,可推薦優秀成員繼續深造或進入學術界和企業界工作。
二、博士后招聘
1. 崗位要求:
(1)博士專業屬于上述領域;即將獲得博士學位,或已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年齡不超過35歲,特別優秀者年齡可適當放寬;
(2)恪守學術規范和道德;對本研究組的發展方向具有濃厚興趣和科研熱情;擁有強烈的進取心和責任心;善于溝通交流,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3)具備扎實的科研功底,善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勇于開拓創新;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過高水平學術論文;具備良好的英文寫作和口頭表達能力。
2. 崗位職責:
(1)開展原創性、高質量研究,發表高水平論文、申請高質量專利;
(2)獨立申請博士后相關基金項目;
(3)協助管理實驗室、申請項目、指導學生;
(4)參與促進學院、學校發展的相關事宜。
3. 崗位待遇:
(1)中山大學和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為博士后提供豐厚的薪資和補貼(總共約33萬/年,具體情況以最新政策為準),以及人才公寓租金減免、子女入學(中大附屬學校)、附屬醫院醫療等福利待遇。此外,研究組將根據個人工作能力和成果貢獻發放額外補貼和績效獎勵。
(2)畢業于世界一流大學(含國內)或世界一流專業(含國內)的博士可申請中山大學逸仙博士后崗位(https://rcb.sysu.edu.cn/article/547),綜合年薪50萬左右,出站后可申請教研崗(預聘-長聘制)教師。
(3)海外高校畢業的博士可申請廣東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項目、深圳市海外博士后在站生活補助(具體情況以最新政策為準)。
(4)支持申報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博士后創新人才計劃(博新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
(5)支持申報國際交流項目,包括國家公派博士后項目、香江學者計劃、廣東省青年優秀科研人才國際培養計劃博士后項目等,具體情況可查閱相關政策。
(6)出站后留深工作,可申請博士后留深生活補貼和科研資助(具體情況以最新政策為準);表現優秀并取得突出科研業績者,可申請教研崗(預聘-長聘制)教師。
三、研究生招收
長期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歡迎具有材料、化學、化工、物理、電子、信息、能源、生物、醫藥、紡織、機械等專業背景的學生申請/報考。可推薦優秀研究生出國聯合培養、攻讀博士學位或從事博士后研究。
四、聯系方式
請有意向的申請人將個人簡歷、代表性論文(原文+支撐信息)、研究計劃、推薦信等材料發送到電子郵箱:chenshaohua@mail.sysu.edu.cn。如果申請人比較合適且組內還有名額,組長將盡快回復并安排線上面試。請恕不能一一回復。本廣告長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