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克隆抗體(mAbs)是一種能夠用于癌癥治療和診斷的重要藥物。先進的光學成像策略有望能夠對mAbs的復雜體內生命周期問題進行探究。有鑒于此,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Martin J. Schnermann和Syed Muhammad Usama設計了響應性短波紅外(SWIR)探針及其相關的成像方案,以評估單抗的生物分布、細胞攝取和蛋白水解。
本文要點:
(1)實驗構建了聚乙二醇化的苯并融合的norcyanine衍生物(Benz-NorCy7),該衍生物可在酸性環境中被激活,并且能夠附加到單克隆抗體中,不會顯著改變其光學性質。作為一種mAb偶聯物,該藥物可在小鼠模型縱向成像研究中表現出較高的腫瘤特異性。為了能夠獨立示蹤mAb的攝取、溶酶體攝取和保留,實驗設計了基于“always-ON”七甲川菁染料(λex = 785 nm)和pH響應性Benz-NorCy7(λex = 890 nm)的雙色比率成像策略。
(2)為了評估蛋白水解的分解代謝,研究者在Benz-NorCy7上添加了一個可切割的氨基甲酸酯,從而構建了一種turn-ON探針。實驗結果表明,這些探針能夠實現對兩種常見的肽連接子的比較,并揭示其體內特性。綜上所述,該研究提供了一種利用光學成像技術評估基于蛋白質的治療方法的體內命運的新策略。
Pradeep Shrestha. et al. Tracking the Fate of Therapeutic Proteins Using Ratiometric Imaging of Responsive Shortwave Infrared Prob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5
DOI: 10.1021/jacs.4c15614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4c1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