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需要接受暫時或終身持續治療的疾病而言,開發具有持續、穩定的釋放能力的注射制劑(特別是對于半衰期短的藥物)至關重要。此外,如何在單劑量條件下實現足夠高的藥物載荷仍是一項嚴峻的挑戰。有鑒于此,浙江大學王金強研究員、顧臻教授和柳扶搖博士通過模擬貽貝黏附斑塊的形成原理,開發了以胰島素作為模型大分子晶體藥物和以黃體酮作為模型小分子晶體藥物的膜封閉晶體系統。
本文要點:
(1)該系統具有優異的載藥能力(> 90%),能夠表現出持續的零級釋放動力學,以促進含有大量藥物載荷的皮下儲庫的建立,使藥物能夠逐步、連續地釋放到體內。研究發現,單次注射膜封閉胰島素晶體可使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長期維持正常(可達7天)。
(2)實驗結果表明,膜包覆的黃體酮晶體可在大鼠體內實現超過7天的藥物釋放。此外,該蛋白膜也可在35天內從注射部位被清除。綜上所述,該研究開發的系統是一種多功能平臺,其可實現多種晶體藥物的持續釋放,以用于治療不同的疾病。
Leihao Lu. et al. Mussel Foot Protein Membrane-Enclosed Crystalline Drug with Zero-Order Release Kinetics for Long-Acting Therap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5
DOI: 10.1002/anie.202502205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5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