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酸催化的 1,3-二環烯酮類化合物的Tittle反應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構建角型三環骨架最短且最有效的一步法,這種骨架廣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萜類化合物中。
有鑒于此,上海交通大學/蘭州大學涂永強院士等報道原位紅外技術和DFT理論計算,對該反應進行了進一步動力學研究,對30個反應實例進行研究。
本文要點:
(1)
這項工作建立了 lnk/(ΔG1?/T), ΔG1?/ΔG2, ln(k/kH)/σp,之間擬合良好的線性關系,這些關系反映了結構對反應活性/選擇性的影響,同時也驗證了反應機理。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取代基C1-R1/C3-R2對該反應的活化順序為:烷基≈芳基?芳基硫基、鹵素、烷氧基、烷基氨基。吸電子R1/R2會導致反應失活。當R1?=?R2?=?Me且m=4時,n元環底物的反應活性隨環大小的順序為:3>4>7>6>5。
(2)
隨后,DFT理論計算結合機器學習算法,建立了一個關于首次環擴張(即區域選擇性)的預測模型。給電子的R1/R2能夠優先導向其附近環的首次環擴張,順序為:烷基>芳基>鹵素≈烷氧基>烷基氨基>芳基硫基,擬合得到ΔΔG/(ΔΔG-R1, ΔΔG-R2, ΔΔG-m, ΔΔG-n)或ΔΔG/(m-rse, m-ra, n-rse, n-ra, R1-σp, R2-σp)關系。
當R1和R2表現出相似的電子效應時,m/n環的首次環擴張按環大小順序發生為:4>5>6,7,8>3。有六個實例通過模型預測并隨后經實驗成功驗證。這項工作建立結構-反應活性關系以及區域選擇性預測模型。
參考文獻
Lu, K., Zhou, PP., Tu, YQ. et al. In-depth insight into structure-reactivity/regioselectivity relationship of Lewis acid catalyzed cascade 4πe-cyclization/dicycloexpansion reaction. Nat Commun 16, 2689 (2025).
DOI: 10.1038/s41467-025-57859-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78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