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職責:
1、負責依托團隊科技成果,申報科研項目;包括撰寫項目申請書、項目填報等。
2、協助科研項目管理工作,包括中期檢查、結題材料準備等。
3、協助團隊進行高分子、水泥基復合材料產品的研發。
任職要求:
1、博士學位。化學、高分子材料、水泥材料等相關專業。
2、必須有撰寫基金申請書,成功申請到基金的經驗(基金類別不限);面試時需提供成功申請到的基金信息。
3、目前任職內地高校副教授或講師者優先(需取得單位同意,赴澳門訪學1-2年)。
薪資待遇和工作時間:
工資:稅前16000澳門幣(MOP)/月或以上(參考工作能力而定),稅率約為4%。可協助申請學校內單間帶獨立衛浴住宿(18平米,2000 MOP/月)。
試用期:6個月。之后視工作能力決定后續薪資及合約期。
工作時間:星期一到五,早9:00-12:30,下午14:00-18:30,雙休日/節假日休息(澳門每年公共假期約23天),每年12天年假(每個工作月累積一天年假)。
工作開始日期:2022年6月1日之后。
有意應聘者請發送簡歷,并注明應聘崗位種類,至鄭小姐郵箱:tingyunzheng@um.edu.mo,招滿即止。
附:
李宗津教授簡介:
李宗津,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講座教授。美國西北大學博士。973項目‘環境友好現代混凝土的基礎研究’的首席科學家。國際知名建筑材料專家。 獲美國混凝土學會2017年Arthur R. Anderson 獎章。6家國際期刊的編委。美國混凝土學會中國分會的創會主席,國際材料與試驗學會(RELIM)中國區分會主席。開創了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新的會議系列 ‘Advanced Materials for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他在混凝土基礎理論與測試方法取得了多項原始性創新成果,對世界混凝土領域的發展有較大影響,在無機隔熱涂料、非接觸電阻率技術監測混凝土水化及早齡期性能、水泥基壓電傳感器的開發和應用、水泥基因改性復合材料、高韌性混凝土等領域的工作具有原創性與引領作用。
他出版了5本英文專著。其中,《Advanced Concrete Technology》一書被世界各國知名圖書館收藏,也被很多大學用作教科書或參考書。發表了400余篇學術論文。Google Scholar引用次數達18190, h-index 73.
孫國星教授簡介:
孫國星,澳門大學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先后主持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港澳)、國家科技部-澳門科技發展基金聯合項目、澳門科技發展基金項目、澳門大學研究基金等11項基金共1200萬元澳門幣(約合1000萬元人民幣)。培養博士生22名,博士后10名,畢業生多赴內地高校任教。發表學術論文84篇,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等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57篇(11篇IF> 10,49篇一區)。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件(授權3件),美國專利2件(授權1件)。
研究成果被國內外同行專家引用2000余次,獲2019年國際先進材料協會科學家獎章(瑞典,2019)。近年來擔任《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Polymer》等10余個國內外學術期刊審稿人。目前已實現了兩項科研成果轉化,作為唯一發明人,其創新研發的納米發泡劑于2020年進入市場,年產能約25萬立方米。使用該發泡劑的建材企業產品成本下降15%-30%,銷售遍布江蘇、山東、廣東、福建。僅江蘇南通如皋漢府集團一家客戶企業,根據納米發泡劑2021年訂單量推算,創造年產值1.8億元。而另一項作為第一發明人研制的,采用水泥制取的納米復合吸水樹脂,吸水倍數為前世界記錄的2.6倍,成本不到市面產品售價的一半,已完成中試并獲得首輪投資。已發展了廣東維生(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北京奇想達(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億利集團(聯合國治沙領導者)等大型客戶,與之建立了意向供銷關系。其產學研成果分別于2020年8月和2021年5月,獲央視CCTV-1新聞聯播和CCTV-4國際頻道報導。
相關資料